食品安全之追問


不久前,我每天還購買幾個玉米饅頭,現在店主不做了,原來那是色素添加劑所致,以前,我家使用的食油是轉基因大豆所產,現在再也不敢買了,以前我很愛吃的油炸食品,現在也是很少買了,因為那是使用多次的食油或地溝油所產;原來幾乎每天要吃的豆製品,現在也是改為一周買一次,據說小作坊的原料都是霉變大豆;還有紅透晶瑩的番茄,純白鮮亮的竹筍,蒼翠欲滴的葉菜,現在也要小心辨別而購置了。君不見,近年來有毒食品飲料風波愈演愈烈,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染色素到地溝油,從注水豬肉到牛肉膏,從個案到普遍,從擔憂到呼喚,人們不禁要問:“進口”的食品何時才能保證安全?職能部門的監管執法為什麼會缺位或失控?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何時才能落實到位?

問題的出現​​,有多種原因,究其根本,大概就是生產者的良心,監管者的責任,消費者的防範,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執法懲治機制的完善。這四個方面構成了保障食品安全與生活質量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與社會良知。

生產者的良心泯滅,可能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源頭所在。從各地報導的案例來看,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個體戶或商家,大都是小作坊式的小農生產基地。他們也許是迫於生計的無奈選擇,也許是減少生產成本的短期考慮,也許是技術資金缺失的長遠打算,也許是羊群效應的跟風運作,也許是掩耳盜鈴的僥倖心理,總之,在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的利益機制驅動下,他們不顧一切地在市場經濟的縫隙中尋找和擴大生存的空間,在擔心,惶恐,辛苦,周旋中謀求一點可憐而可恨的收益。對此,廣大消費者是心知肚明的,有些生產者本身也是消費者。但是,“自己生產的食品,打死我也不會吃的”,有不少知情者揭露內幕時說。可見,生產者對食品質量的優劣及其危害是清楚的,對有毒食品飲料流入市場的影響和後果也是比較認可的。事實證明,當某種市場行為選擇的代價和成本小於其利益所得時,人們的膽量是膨脹的,慾望是張揚的,情感是瘋狂的,利令智昏的貪婪勝於道德良心的譴責也就不足為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esfan 的頭像
    moesfan

    奮鬥的人生

    moes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